第二百五十章 钢铁(中)-《天唐锦绣房俊的前世》
第(2/3)页
这玩意原理简单到令人发指,便是学过一点物理的小学生都能做出来,可是让房俊想不明白的是,为什么古代能发明出将水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水碓、水排和水磨等机械工具,却唯独发明不出水力锻锤?
房俊又指挥工匠们修筑了一台锻炉,这东西的基本结构,和所有农村铁匠修理锄头铁锨等农具的打铁铺没有什么区别,就是要加大、加厚,加大是为了锻造大型铁件,加厚是为了保温。
每台锻炉边上都有一台水力锻锤,锻锤下是厚厚的铁砧,砧下垫着厚实的柞木墩子,再下面是水泥、石子浇铸的混凝土基座,多层复合受力结构,能够承受锻锤落下的巨大冲击力。
锻锤重两百五十斤,冲程三尺,每分钟落锤三十次。这只是实验之用,按需要还可以制造更小、落锤更快的小锻锤,大锻锤用于粗加工,小锻锤则是精加工——实际上也精不到哪儿去,毕竟仍是锤子敲,说到底,水力锻锤的加工技术,和铁匠们一锤一锤敲打,实质上没有区别,仅仅是效率提高。
炼铁高炉、鼓风机、水力锻锤、炒铁炉……
房家的首席铁匠王小二一脸懵逼,祖祖辈辈也没有这么炼 有这么炼铁的啊……
矿洞里的石墨排上了大用场,房家命工匠先把石墨粉碎粉碎加水过筛成细泥,再像塑瓷胎那样在飞速旋转的木盘上手工成型,最后放到专门的高温窑中烧制十个小时,石墨坩埚就新鲜出炉了。
熟铁的炼制早已有之,房俊的方法也并不能提升品质,只是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,大幅度的提升产量而已。
最大的价值,还是在于钢!
古代炼钢,主要有炒钢、百炼钢、灌钢三种工艺。
炒钢实际上就是炒铁,那炒铁炉就能生产,只不过炒出的主要是熟铁,还有少量中低碳钢,质量很不稳定。
百炼钢用炒钢作为原料,加热后反复折叠锻打,或用数种成分不同的原料反复叠锻得到的,工艺复杂成本高,只适合制造宝刀宝剑,当然,有了水力锻锤,百炼钢的工艺难度立马降低了好几个档次,毕竟百炼钢最困难的地方就是反复折叠锻打,水力锻锤咣咣咣一通砸,得比人力快多少?
灌钢法在《梦溪笔谈》有记载:“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,用柔铁屈盘之,乃以生铁陷其间,封泥炼之。锻令相入,谓之团钢,亦谓之灌钢。”
这三种工艺都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。
房俊要炼的,是坩埚钢。
自从春秋时发明坩埚炼钢法以来,到汉朝最为兴盛,用它炼出的钢铁制成坚固的鱼鳞甲、锋利的环首刀,才有了战无不胜的大汉军,才有了将匈奴从蒙古高原打到欧洲的辉煌胜利,才有了“犯汉者,虽远必诛”的赫赫声威!
也许是五胡乱华的战争,也许是其它什么莫名其妙的原因,坩埚法在南北朝时期失传了,反而墙内开花墙外香,在印度得到发展,阿三们用此法炼制的乌兹钢,制作的大马士革军刀锋利无比,曾经斩下无数十字军的头颅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