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百四十一章 来自老朱的赏赐-《大明第一臣》
第(2/3)页
纵观大明朝,就没有这么一个地方,有这么高比例的犯人。
老朱想想,都觉得头皮发麻,这要怎么治理啊?
总不能一道旨意下来,都给咔嚓了吧?
朱元璋越想越觉得有点对不住四儿子,孩子还小,就被扔到了这么个虎狼之地,真是难为他了。
“先生,北平除了犯人多,兵马也不少吧?”
张希孟点头,“主公,当下算在北平留守司下面的兵马,应该超过了二十万。”
“有这么多?”老朱一怔,随即他自己默默算了一下,身为天子,抓军权最紧,不可能连这个都不知道,那不真成了糊涂车子了。
老朱仔细算了算,只多不少。
首先就是朱文正和李文忠,他们在光复北平之后,一直驻守北疆,两支人马,总算在八万以上,巅峰期超过十万。
北平都指挥使司下面,有六卫兵马,大约是三万出头。
朱棣王府直辖的兵马,也有三万以上。
此外辽东兵马,关铎所部,也算在朱棣名下,这支人马也有四五万之多。
还有胡大海统领的军户,主要是修筑长城一线的,这些人虽然只能算作民兵,但架不住数量太多,足有十来万人。
这还不算大沽口的水师。
反正粗略算算,朱棣麾下,兵马绝对有二三十万。
虽然这些兵马当中,朝廷会负担大部分开支,但是兵马驻扎北平,朱棣自然责无旁贷,需要提供各种便利。
而且诸如王府兵马,还有修长城的民兵,都司兵马,这些都是朱棣的职责。军饷,军粮,开支像是流水一般,这就不说了。
在辽西,还有李文忠筹建的一处马场,超过五万匹战马,也要供养!
除了兵多马多,北平的学生也不少。
张希孟来的时候,见证了北平大学堂第一批新生入学,现在已经是第二批了,又是一千多人。
依旧是那些承诺,该给的衣服要给,该给准备的教材,笔墨纸砚,该聘请的名师,一点不能少。
朱棣就藩这几年,努力奋斗,终于从一穷二白,进化到了负债累累。
“竟会如此艰难?”
朱元璋忍不住道:“那北平靠什么维持?还能支撑下去吗?”
“现在主要是靠两样东西,其一,就是严格的征税……这点想必主公已经有所领教了吧?”
老朱脸很黑,“北平的税吏,确实有铁面无私的一面!”
铁面无私?
张希孟忍不住轻笑,“主公,你或许还不知道吧?他们抓获漏税的,可以获得十分之一的奖励,一次上限是五万贯宝钞。”
也就是说,你走私了五十万贯货物,被税吏抓到,可以得到五万贯奖励,如果查到了一百万贯,由于上限的问题,也只有五万贯。
但即便如此,也相当可观,要是走运抓到一个,简直顶得上几十年的俸禄,一步登天了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