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此乃今日通见司所受御史台御史弹章……” 厚厚的弹章,堆满了案台。 无论是向太后,还是太皇太后,都是第一次见到这种传说中‘弹章连篇累牍’的景象,都是吃了一惊! 这里起码数十份弹章! 两宫要是逐一去看,今天晚上都不要睡觉了。 但,这还没有完。 通见司的人,很快就又送来了王珪自己的自劾书以及再次请郡的奏疏。 太皇太后看着被送到面前的王珪自劾、请郡帖子。 眼睛瞥了一眼赵煦,见到那个孩子,正一脸好奇与不解的模样。 太皇太后的神色,顿时就变了。 于是太皇太后,看也不看王珪的自劾、请郡文字。 就怕污了自己的眼睛,也怕自己一时心软。 她直接与左右吩咐:“将御史弹章,带回大内,吾与太后要仔细审阅,以免冤枉了国家宰相!” 说着,她就看着向太后。 向太后自然连忙起身,对太皇太后行礼:“此事,娘娘拿主意便好!” 向太后也闻到了些不同寻常的味道。 不过,王珪这个人,居然敢在都堂上说那种话?! 让向太后对其的印象,已经糟糕到了极点。 所以,无论太皇太后想要如何处置王珪,向太后都没有意见。 甚至恨不得,将王珪一贬到底! 太皇太后却是一定要拉着向太后一起处置这个事情,因为只有这样,将来皇帝长大了,才不会产生怀疑,才不会进一步的去调查,便道:“皇太后还是和老身一起商议处分吧!” 向太后只能无奈的道:“娘娘之命,新妇谨从!” …… 两宫带着赵煦,回到了福宁殿后。 太皇太后就差来粱惟简,命粱惟简与石得一,陪着赵煦在殿中读书。 这些日子,两宫对赵煦的学业,没有半点放松。 除了天子新丧的那两天,没有督促赵煦读书外。 其他时间,都在督促着赵煦功课。 她们似乎已经达成了默契,一个教,一个辅导,各取所需。 赵煦的表现,也让她们很满意。 聪明、懂事,而且理解能力超群! 常常能举一反三,有些时候甚至可以借用论语、孝经里的经义,来解读春秋之义。 这不仅仅让两宫大为震惊。 也让两宫身后的两个翰林学士惊讶不已。 赵煦不知道这些事情,也不必去知道,他也不关心这些事情。 他只是按部就班的做着他该做的事情。 就像变色龙在对猎物发动致命一击前,会静静的在原地一动不动,扮演着树枝、石头、苔藓。 所以,无论也没有人陪,他都认真的读书,认真的写着读后感。 这就让他身边的人。 无论是女官,还是内臣,总是赞叹惊讶。 皇城大内,上上下下,现在已经人尽皆知,天子好读书、爱读书,且喜欢读书。 这些人知道了,汴京人自然也就都知道了。 …… 赵煦在福宁殿里读书。 太皇太后和向太后,则在保慈宫的一个便殿中,看着一份份弹章。 看着看着,向太后也被弹章上的文字,带动了情绪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