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可是吕嘉问却用一句话,让他鼓足了勇气:“公事年近六十,虽身强体健,又深得太皇太后、官家信重,然公事膝下五子七女十余孙,却未必能如公事这般,深沐皇恩啊!” “公事若不为子孙计,多蓄钱银,子孙奈何?” “公事不见当年王超、王德用子孙乎?” 在大宋,社会家庭财产,就是父母在,不异财,父母死则均分家产。 所以,高遵甫、高遵裕、高遵惠三兄弟,虽然是亲兄弟,可在他们的父亲去世后,他们就已经是高家的三个分支。 于是,高遵惠虽然是太皇太后的亲叔叔。 可是,他的儿子,却只是太皇太后的堂兄弟。 一旦他高遵惠和高遵裕一样撒手人寰,他的孩子,也就只是太皇太后眼里的一般亲戚了。 哪怕现在,太皇太后也更关心她的亲侄子——高公纪、高公绘兄弟。 所以,吕嘉问的话,正中了高遵惠内心的忧虑。 王超、王德用父子,是大宋太宗到仁庙时代,最为显赫的将门,父子节度,执掌枢密。 可现在的王家早就破落了,王德用的孙子里,已经有人为了生计,不得不去经商了。 王家尚且如此。 他这个太皇太后的叔叔的子孙,又会如何? 他百年之后,那点微薄的家产,被儿子们一分,每个人能分到多少? 孙辈析产的时候,又能分得多少? 可别和王德用家里一样,才三代人就破败的得去经商,逢年过节祭祖的时候,连祭品都供奉不全! 所以,他得赚钱啊! 至少得赚够一百万贯! 就这样被吕嘉问半忽悠半鼓励的,踏出了国境。 然后,高遵惠才知道,原来他的名头这么管用。 就是…… 太荒诞了些! 看看这手上的族谱是怎么记录的吧? “余等本故大唐韩公讳愈老大人之后……百三十来,余等流落蛮荒,然不敢忘祖宗衣冠,不敢忘中国天子……于是,留一腔热血于蛮荒,遗满腹忠诚于子孙……今闻王师南征,乃集子孙于家,举义兵响应……” 高遵惠虽然读书少,但他也知道,这是当年西北归义军节度使张义潮的模板! 张义潮是西北有孤忠。 而现在,在这交趾之地,北件以南的地区,大宋孤忠不是一个两个,而是一窝一窝的向外冒。 大家都是孤忠,都是一代代南望王师而不得的忠臣。 而他高遵惠却以大宋皇亲国戚的身份,对这些族谱全部背书。 这样的事情,若传回汴京,还不得被人笑死? 吕嘉问看着高遵惠的神色,从袖子里掏出了一大块狗头金。 这狗头金看上去足足有着十几两重。 “公事,此乃韩氏诸子予公事的润笔之费。” “此外,韩氏诸子皆言,得公事襄助,感激不尽,愿随公事,共谋大事!” 什么大事?当然是种甘蔗的大事了。 高遵惠看着那块硕大的狗头金,不动声色的抓起来,然后大义凛然的说道:“凡夫俗子要笑就笑吧!“ “老夫为天下,为社稷,甘愿受天下误解!” 外戚,不就是被人误解的吗? 区区名声,哪里有金子、砂糖实在?! 吕嘉问看着高遵惠恬不知耻的神色,他笑了起来。 “高遵惠是小人!” “但他可比很多道貌岸然的君子实在多了!” 至少,高遵惠这个人啊,只要好处给足了,他真的肯和人交心。 哪像某人,根本就养不熟! 偏偏这个叛徒,如今在朝中还身居高位,已是户部尚书! 吕嘉问正想和高遵惠继续谈谈,未来的甘蔗贸易的问题。 门外,传来了高遵惠身边的随从的声音:“明公,狄总管命小的来通报:章相公已到北件,请明公和吕安抚一起出城迎接。” “章七怎来了?”高遵惠起身问道。 吕嘉问笑了笑,道:“交贼李常杰覆灭在即,章子厚自然要来坐镇!” 高遵惠点点头:“也对!” 但其实,他们两个都知道,章惇忽然来北件是干嘛的? 来监督他们两个,免得他们搞出什么乱子的。 今天找了个老中医,按摩了一下肩膀和背,感觉好多了。 明天再去按摩按摩,假若恢复的不错,就可以恢复正常更新了。 这冬天真是我的梦魇,肩膀疼,脖子疼,背也疼。 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