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皇太后主动提归政了-《我在现代留过学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虽然说,熙河方面迄今依然在上报,与贼对峙与定西。

    可,熙河无论是文武官员,还是安插的走马承受,都是信心满满上报朝堂的文字里,充满着自信与乐观。

    他们不仅仅是这样说的,也是这样做的。

    证据就是,熙河方面,不仅仅在定西城方向,堵住了西贼国相梁乙逋倾国而来的猛攻。

    他们甚至还有余力,派兵去廓州援助溪巴温,遣军去邈川支援温溪心!

    并在这两个方向,也都顶住了吐蕃与西贼的攻势!

    这说明什么?

    说明熙河准备充足,也说明熙河的文武将帅们,有足够的信心!

    而这一战后,只要不出岔子。

    熙河论功行赏,她的宝贝侄子高公纪,必将立下大功,高家将再出大将!

    光宗耀祖之余,更将给她狠狠长脸。

    想起去年高公纪、向宗回被官家亲除熙河差遣时。

    这朝野内外的风言风语。

    特别是司马光曾经说过的那些!

    太皇太后就格外开心,也深感颜面有光。

    唯一可惜的就是司马光已死!

    这就让太皇太后多少有些遗憾。

    心里面想着这些事情,就听赵煦道:“都是太母、母后保佑拥护之功!”

    太皇太后的心情顿时就更美丽了。

    此时,她也终于是下定了某种决心一般,就拉着赵煦的小手说道:“老身和太后,不过妇道人家,不懂什么军国社稷……”

    “如今,垂帘听政,也只是因为官家还未成年。”

    “待官家成年,老身和太后都是要退居这后庭,归政于官家的。”

    赵煦正要说话,她握着赵煦的手,继续道:“官家也不必将功劳都给老身和太后。”

    “官家是孝子,也是贤孙,孝顺老身,奉养太后,这都是好的。”

    “但是,该是官家的文治武功,老身和太后也绝不敢据为己有!”

    “此战后,老身和太后都会晓瑜群臣,布告天下,将诸路文武大臣任用,皆官家亲除之,相关部署皆官家圣意的事情,与天下明言!”

    这既是她想开了,认清楚了现实——人家母子连心朝臣、武臣、外戚们也都早就只认这个孙子了。

    她若要恋栈不去,最后恐怕只会落得和慈圣光献一样的下场——被宰相带着文武百官,逼着撤帘。

    这就没有体面了。

    而她一辈子最要脸面,是万万不愿如此的。

    既然如此,早早说清楚,对她和高家是最好的选择。

    赵煦一听,连忙起身,在床榻上跪着磕头感谢:“自皇考不幸,奄弃天下,臣得太母、母后保佑拥护,可谓受尽太母、母后慈爱、保佑……”

    “若无太母、母后保佑拥护,主持大局,安定社稷,臣安能安心读书、成长、学习?”

    “臣愿长大后,奉养太母、母后,尽享天伦!”

    “好孩子!”太皇太后微笑着,抱住了这个孩子。

    向太后也是流出高兴的眼泪,加入其中,对赵煦道:“六哥要记住今日所说的话,将来好好孝顺太母。”

    她很清楚,能让姑后主动开口许诺,只要六哥成年,既行归政,对这位姑后来说到底有多难?

    要知道,她这些日子可一直在姑后面前旁敲侧击反复暗示,却从未得到过明确答复。

    如今,姑后既答允了,那么归政之日,就可以提上日程。

    “嗯!”赵煦认真的点头:“儿知道的。”

    经历了上上辈子的那诸般之事,又在现代留学十年。

    赵煦早已是一个完完全全的政治生物。

    而政治生物的眼中和心里,没有爱恨,只有权力。

    同时,突出一个言而无信,翻脸不认人。

    最典型的莫过于那鞑子皇帝弘历了。

    当然,赵煦的性格,做不到弘历那般无情。

    同时,大宋的社会环境和体制,也不允许有弘历的生存空间——弘历这样的君主,也只有鞑子的体制才能孕育、诞生。

    放其他任何朝代,都必然逼反天下!

    尤其是大宋——与士大夫共治天下,可不仅仅是说说而已!

    而是确确实实的现实!

    王安石为什么和他父皇闹翻?

    别人不知道,赵煦还不清楚?

    相权和皇权发生了冲突!

    而且是不可调和的冲突!

    那个拗相公,见事不可为,就索性撂挑子跑路,乘桴浮于海去了。

    正因为知道这个现实,赵煦才会在大多数时候,把自己打扮成一个仁厚、宽和、好说话、肯听劝的形象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