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朱元璋摆了摆手,示意王德发退下,接着旧话重提。 “皇爷爷,方才蒋指挥使已经亲口说过,现如今京都城中出现了胡惟庸及蓝玉的余党,他们突然冒出来,绝非偶然,很可能就是听到了风声,冲着二哥来的。” “如果此时立二哥为皇太孙,那就相当于昭告天下,他就是未来储君,如果逆党意图复仇,必定会刺杀二哥,那岂不是将他置于极大的危险当中?” “皇爷爷身边有羽林军和锦衣卫保护,逆党自然无法接近,可是二哥不同,他总不能一直待在宫里,哪儿都不能去吧?” “故而孙儿认为,应该先铲除在逃逆党,再行册封,不知皇爷爷意下如何?” 听完朱允熥的回答,朱元璋微微皱起了眉头,陷入了沉思。 底下的文武百官也开始逐渐面色凝重,小声议论着,如朱允熥所说,胡惟庸及蓝玉的余党这时候突然冒出来,的确有些过于巧合。 “朕杀了你舅祖父,你不记恨?” “方才这番言论,是不是有人教你这么说的?想要故意阻止朕册立储君?!” 就在这时,沉思之后的朱元璋突然沉下了脸,直勾勾的看着朱允熥,沉声问道。 或许,是他觉得今日这个孙儿所行所为都太反常了一些,因为他从没想过身边这些皇孙们能有人如此镇定自若,不卑不亢! 甚至恍惚间透着一点自己年轻时候的影子! 听到朱元璋的质问,群臣脸色微变,全都一眨不眨的看向了朱允熥,想看看他如何作答。 “皇爷爷明鉴!孙儿今日所为,完全是为了二哥的安危着想,为了大明江山着想,绝无私心!” “孙儿虽不学无术,让很多人失望,但孙儿只忠于皇家!即便蓝玉与孙儿沾亲,也没有任何情面可讲!” “蓝玉谋反之罪铁证如山,实为死有余辜!” “之所以阻拦册封大典,是因为不希望逆党有任何可乘之机,二哥若真的出事,按照大明律,太孙之位就很可能顺延到孙儿的身上。” “倘若我这个废物成了未来储君,皇爷爷答应吗?这文武百官们能答应吗?!” 朱允熥拱起了双手,认真的看着朱元璋,掷地有声的说道。 听完朱允熥的回答,群臣们面露惊异,忍不住心里开始联想,如果真的立了眼前这个不学无术的皇孙为储君,那大明江山还谈何将来? 岂不是会把江山也败光了?! 不过他们似乎陷入了朱允熥话中的陷阱,其实即便是朱允炆真的遭了什么不测,储君之位也未必会落在朱允熥这个纨绔身上。 可是在朱元璋的心中,除了皇孙朱允炆之外,自己的几个儿子当中并没有合适的人选。 燕王朱棣最像他,但却是最不可控的那一个,虽然拥有杰出的军事才能,可是却缺了那么点仁德之心,而且近年来自恃功高,逐渐已经变得有些跋扈。 其实早年间朱元璋一直对于立朱标为太子耿耿于怀,因为大明以武立国,可是朱标却向来温文尔雅,英武之气缺乏,相反朱棣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其实更得他的心,但相比之下还是更喜爱朱标的仁厚,所以才立了朱标为储君。 朱标死后,按照规矩,本应立嫡长子的长孙,可朱雄英早就夭折,而嫡次孙朱允熥因为年幼丧母,一直不学无术,而且嫡长孙之死和太子妃常氏的死总让人耿耿于怀。 因为朱允熥出生不久,太子妃常氏就殒命了,很多人把这些都怪到了朱允熥的身上,觉得是他克兄克母,最后连自己的父王都克死了。 又因朱允炆与朱标性格相仿,好学孝顺,所以朱元璋才决定立朱允炆为皇太孙,继承储君之位。 可令他头疼的是,朱允炆从小偏偏和他父王一个性情,如今看到主角突然更像年轻时候的自己,这让朱元璋不由得有些意外和惊喜。 相比之下,这种不卑不亢的气势正是亡故的儿子身上所缺乏的,也是他一直希望朱标拥有的! 第(2/3)页